好消息,5月12日中美达成协议,约定于 2025 年 5 月 14 日前互调关税举措,双方均暂停 24% 关税 90 天并保留 10%,取消部分加征关税,中国同步暂停或取消相关非关税反制措施。
不过,5月12日乘联分会称“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根本不怕美国加税”,中国汽车行业在美关税施压下展现惊人韧性,这背后藏着怎样的逻辑?
从数据来看,去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汽车仅11.6万辆,占比仅为1.81%,自主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这充分表明,中国车企的战场早已转移,不再局限于美国市场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。
俄罗斯市场就是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的实证。当大众、丰田等车企撤退后,中国车企迅速抓住机遇,填补了市场空白,一举占据55%的市场份额。吉利、奇瑞等品牌宛如汽车界的“超级英雄”,凭借卓越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,让中国车迅速成为俄罗斯的“国民车”。
漫步在莫斯科街头,中国车的身影随处可见,其普及程度甚至超越了当地的特色饮品伏特加。俄罗斯的修车铺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,纷纷开始大量囤积中国车零件。仅去年一年,莫斯科就新增了三百多家中国车专修店。如今,俄罗斯人在购车时,都会先询问车辆是否有中文说明书,4S店内排队保养的热闹场景,比红场阅兵还要壮观。
除了俄罗斯市场,中国车企还将触角伸向了墨西哥。二十多家零部件厂在墨西哥落地生根,借助北美自贸协定的便利,巧妙地绕开了高关税壁垒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组装车间直接建到了客户的家门口,这种贴心的布局让中国汽车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大幅提升。
中国车企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,离不开硬核技术的有力支撑。比亚迪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它手握四万多项专利,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核心技术均能实现自产,就连车钥匙芯片也不依赖进口。美国那些企图“卡脖子”的手段,在比亚迪这样的企业面前,根本毫无用武之地。
在中国汽车“出海”的征程中,有一个看似不起眼,实则至关重要的“小角色”——晶振。它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如同精密的“时间指挥官”,为各个部件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,确保汽车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。
在汽车的BMS(电池管理系统)产品中,采用SJK晶振3225封装16MHz电容9PF。BMS堪称电池的“智能守护者”,它需要精确监测电池的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参数,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。而SJK晶振提供的精确时钟信号,正是BMS能够准确工作的基石。只有时钟信号准确无误,BMS才能对电池进行精准的充放电控制,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,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“能量补给站”,同样离不开晶振的支持。它采用了SJK晶振3225,8MHz与32.768kHz。充电桩需要与电动汽车进行高效通信,准确控制充电的电流和电压,同时还要精确记录充电的时间和电量等信息。晶振的精确时钟信号保证了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顺畅无阻,让充电过程更加高效、安全。
在汽车的多媒体、车载导航系统和遥控钥匙中,SJK晶振2.5x2.0x0.55mm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它提供了12MHz至96MHz的频率范围,支持在 - 40℃至 + 125℃的宽温环境下稳定运行,符合RoHS和AEC - Q200标准。这意味着,无论是在酷热难耐的沙漠,还是冰天雪地的极地,晶振都能稳定工作,为汽车的多媒体系统提供清晰流畅的音频和视频信号,让导航系统精准无误地指引方向,让遥控钥匙能够远程控制汽车的开关。
中国汽车 "出海" 浪潮奔涌向前,晶振作为汽车电子的核心元件,持续扮演着 "领航者" 的关键角色。在国产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征程中,SJK 晶振将以创新驱动升级,为电子硬件装上一颗安心的心脏。赋能行业稳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