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《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(2025 年版)》引发关注。新版指南对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提出明确要求,并在科室设置、人员配备、服务模式等方面制定细致标准。不难看出,我国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政策强推老年医学科落地,医疗设备“隐形需求”浮出水面
在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中,完善的设备配置至关重要。指南中提到,科室应配备基本抢救设备,如气管插管设备、简易呼吸器、心电监护仪、心脏除颤仪等,同时鼓励设置辅助洗浴设备、电动护理床、自主转运装置、肠内营养液输注泵、康复训练设备等。这些设备的稳定运行,关乎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。而在这些医疗设备的内部,有一个关键的 “元器件” 起着关键作用,它就是晶振。
以医疗设备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为例,在运行过程中,SJK晶振 7050 封装有源晶振(20MHz/25MHz, 3.3V CMOS)发挥重要功效。因有源晶振自带振荡电路,频率稳定性高、抗干扰能力强,适用于免疫分析仪中数据处理模块(如主控芯片、高速通信接口),为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提供精准时钟信号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。
而 5032 封装晶振(8MHz/24MHz)则在免疫分析仪的辅助电路中发挥重要作用。它专为低速外设与传感器驱动设计,凭借小型化设计和低功耗性能,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,为低速信号处理提供精准基础时钟。这种高低搭配的晶振组合,让免疫分析仪既能实现高速数据的精准处理,又能兼顾整体能耗与成本。
再看诊断 X 射线成像系统,这对于老年患者疾病的可视化诊断极为关键。SJK 晶振的 3225 封装差分晶振(6PIN, 33.333MHz)在此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差分晶振通过双端信号传输,抗干扰能力更强,信号完整性高,适用于 X 射线成像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模块(如探测器数据采集、图像信号处理),确保图像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出现时序偏差,提升成像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。
从政策驱动的老年医学科建设,到医疗设备智能化升级,SJK晶振始终以技术创新回应行业需求。未来,SJK晶振将持续深耕医疗领域,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场景化创新,为远程医疗、智能康复、可穿戴设备等场景提供更可靠、更高效的时频保障,助力中国医疗行业迈向精准化、智能化新时代。
SJK晶振致力于为医疗设备提供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晶振解决方案,产品覆盖有源晶振、无源晶振、差分晶振、恒温晶振等全系列,支持从低速外设到高速通信的全场景需求。凭借低功耗、小型化、抗干扰等技术优势,SJK晶振已成为贝克曼、联影、迈瑞等企业的合作伙伴,为全球医疗设备厂商提供值得信赖的“隐形心脏”。
让每一次心跳,都精确无误;让每一份守护,都值得信赖。